而近日,某大型保险公司在自己平台的车主管理app里推送的一则通知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用大白话说就是:在某些地区承保的车险客户的车主会员权益归零了,也就是不再赠送积分、洗车和一些汽车养护等相关的服务,而有车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些“权益和福利”是之前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惯用的促销手段。这则消息的背景是源于车险行业近期严格打击车险返佣工作,并且禁止一切以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想必保险伴我一生不说你也知道,这一直是个“灰色地带”,毕竟返佣是明令禁止的,违反者将被严厉追责,涉事的保险公司可能会被停业。
保险返利一直是监管的红线问题,保险返佣涉嫌违法。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禁止返佣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例如香港保险,如被查出返佣,不仅代理人会被处罚,还可能造成保单的失效。很多人都知道,返佣一直是行业的顽疾,属于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的潜规则,几乎快成为了车险保费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但保险伴我一生觉得,它其实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比如无序竞争,造成整体抗风险能力下降,甚至侵蚀保险行业偿付能力;只以费用为杠杆,保险公司经营能力越来越差;以销售为唯一目标,客户服务水平不断下降;甚至还诞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退保黑产”的不法中介;保险行业财务违法违纪风险剧增等等。
禁止和打击返佣是保险监管部门和合规险企一直在努力的,见诸报端的常常是某保险公司、某代理公司、某从业者因返佣被行政处罚的新闻。那为什么这一次的执行力度和严格程度会如此之严格呢?在保险伴我一生看来,这和最近的车险“二次综改”有关。保险行业扩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对于优质的客户,保险公司自主系数可以定在0.5,加上最低的ncd系数(出险系数),该车险的最低折扣可以在0.25折。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以对目标客户的车险折扣(发票价格)更大,保险公司和业务员不再有返佣的空间,如果再恶性竞争,将给行业和车主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这就是行业在强调的“明折明扣”——保单发票价格就是最终价格,保费下降了,赔付成本和固定成本上升了,保险公司给予的提成和佣金也将大幅下降。返佣现象也将会慢慢逐步消失。
这也是行业主管部门在督促各保险主体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细化自己的目标市场,提高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车险改革后,理论上保险公司对一辆车子的保费定价有三倍的差异,各公司根据自己风控体系来决定,丰俭由人,丰富产品供给。对于车主来讲,可能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既可以考虑价格因素,也可以综合考虑价格、服务、品牌等多项因素决定承保公司。
据公安部统计,2022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 3.19 亿辆,汽车驾驶人 4.64 亿人。下面保险伴我一生就带你一起了解这次“二次综改”后,我们普通百姓购买车险会有什么影响?
基准保费由车辆价格、零整比系数等多种因素决定,一般十多万的家用车基准保费在3000元左右。费率调整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NCD系数)*自主定价系数*交通违法系数。NCD系数:为无赔款优待系数,即根据被保险人连续投保年限、出险次数,确定NCD系数值,从而影响车辆投保的费用。出险越多保费越贵,看的就是这个系数。交通违法系数:部分省市会将商业险与该车辆或该车主的交通违法记录挂钩,比如闯过几次红灯,有过几次超速驾驶,这些也会成为决定车险价格高低的因素。自主定价系数:保险公司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设置的商业险折扣系数。
而此次自主定价系数进行调整,理论上相同情况下,车险保费最低一档可降价23%,最高一档涨价11%。这一进一出,可是34%!这也意味着车险定价进一步放开,“好车主”的车险价格将进一步下降,高风险车主的保费将进一步上涨。但是,由于2020年车险改革后,降价用力过猛和市场上更多的年轻车主,使得出险率增加,直接导致保费和出险率的倒挂。
由于自主定价系数上限的缘故,不少公司在承保出租车、大货车、搅拌车这类“高风险”商用车时面临两难选择:若承保,则受制于自主定价系数的约束,保费过低承保风险过大;若不承保则失去业务。此次调整,则让这类车主和保险公司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商用比例较高,赔付率大大高于燃油车,许多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业务仍旧无法实现盈利,新能源车主的商业车险很有可能在今后会有所调整。所以保险伴我一生认为,对于家庭用车的个人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车车主而言,2023年想在车险领域省钱,还是有些困难的。
回到省钱的角度。车辆出险后选择保险理赔会影响保费,不少车主会问:车险保费由商业险和交强险组成,是否需要保险公司理赔会对保费有不同的影响,而不同的事故责任又会对理赔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本次事故你不用负责,那么将不会影响保费,所以在划分责任时请别轻易揽责,否则来年买保险你会心疼的。如果很不幸的是事故中你有责任,那就一定会影响保费了。但是,影响商业险还是交强险,差别还是很大的。交强险出险对保费金额影响十分有限,所以交强险索赔基本无需考虑涨费情况。但如果当对方损失超2000元,或己方车辆需理赔,这时就得动用商业险了。与交强险相比,商业险动辄数几千元的保费,出险一次对保费浮动比较大。每年的商业险费用和汽车近三年或五年的出险情况息息相关。根据保险伴我一生的测算,基准保费3000元的汽车,在连续五年未出险时,商业险费用仅为1080元,而三年内出险8次的时候,商业险费用达到了5400元。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车辆损坏情况和事故责任来判断是否需要出险。不少朋友在行车途中,会遇到不严重的小剐蹭,比如掉漆,保险杠剐蹭等轻微事故,可以考虑自行修复,这样既能少走程序,又能避免出险后保费上涨。但如果损失数额比较大,超过了千元以上,可以考虑通过商业保险来理赔了,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当出险的损失不大或者不好判断是否要索赔时,不妨先走完报案、定损等程序,这样可以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理厂和第三者的漫天要价。但暂时不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等这个保险周期快结束时,可以综合考虑出险情况、损失金额、保费上涨幅度,再决定要不要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