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骗子已经捷足先登
精心编制一套说辞
我市已经有人不幸“中招”
(图片来源:湖北省反诈中心)
案例一
彭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她开通了微信“百万保障”,如果不取消的话每个月需交费800元,取消的话就按照对所说的步骤来,她就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一个名为“网议会议”的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对方先让他打开微信,在微信上操作“取消百万保障”,还说要先确认彭某的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否正常,又让她登录农业银行APP,对方向她提供了一个银行账户,称往提供的账户里转账两次,钱会退回然后就能取消微信百万保障,前两次的钱全部都退回了,第三次对方又提供了一个账户,让她转账10693元,彭某想着前两次都退回来了第三次肯定也能退回,她就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了转账,直到晚上她联系不上对方,才意识到被骗了。共计损失:10693元。案例二
某日,庄某接到一个自称“支付宝”客服的电话,称她在网上买东西时开通了“百万保障”的业务,现在这个业务马上到期了,到期之后每个月需要交纳800元的保障金,如果想取消就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于是她点击对方发来的“中国人民银行”链接,并点击“人工智能对话框”,与客服人员交流,称想取消“百万保障”的业务,人工客服称她提供的信息与支付宝客服提供的信息不一致办理不了,让她将银行卡的钱转账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中,庄某完成转账之后,与对方再也联系不上了才发现被骗。损失金额:10000元。案例三
2023年7月4日上午,刘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刘某在微信支付安全保障中购买了“百万保障”的保险,这个保险将在当晚24时自动扣除1800元,如果刘某不解除保险,微信账号里的资产将会被慢慢扣完,刘某很担心,便在对方引导下登录了指定的网址,并进入“百万保障”客服中心,通过客服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zoom”的软件,并加入了一个会议,里面就有一个“看不清脸的人”发起手机“屏幕共享”,对方让刘某查看自己的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等信息,强调一定要解除“百万保障”扣费服务,并威胁刘某如果不解除就要冻结她的账户,刘某很害怕,在对方诱导下下载“银联商务”的软件,在“zoom”app内的屏幕共享之下将15万元转给了对方提供的账号,刘某当时感觉自己被骗了,就让对方将钱退给他,对方又说让刘某把自己资产的流水做足后才能退款,于是刘某又在对方引诱下向指定账户转账49900元,刘某转完这两笔款后,对方还让她继续转账,刘某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199900元。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由财付通与中国人保财险PICC联合承保,用于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此项保障完全免费,只要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期间,发生微信支付账户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均可申请赔付,每年申请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
只要用户还在使用微信支付,就能够享受微信支付“百万保障”,保障不会“到期”或者“过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联系受害人,谎称自己是“微信工作人员”,说受害人的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现已到期,需要及时关闭服务,引导其点开微信百万保障页面。第二步
指导受害人查看自己微信支付内的“百万保障”,以受害人查到的微信页面为依据,谎称受害人已经购买微信百万保障,每月要扣费数千元,引发受害人恐慌。第三步
引导受害人将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中的存款转出,避免微信扣款,同时让其下载屏幕共享或视频会议软件。第四步
让受害人向指定的账户转“保证金”,或者利用屏幕共享软件窃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将其卡中的资金转走;有的不法分子向受害人承诺打款后就能帮用户取消保单,并称操作完成后钱会自动打回用户的卡里,第一次和第二次诱导受害人小额转账后,将转账款如数退回给受害人,当获取受害人信任后,诱导受害人进行第三次大额转账,不予退回,并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警方提醒
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别轻信,应在相关平台的官方网站查询或直接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要小心保管,绝不透露。客服人员如果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要求加入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屏幕等协助操作,一定果断拒绝!如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一定要提高警惕!